
序 言
大多数人都已知道泰坦尼克号游轮于 1912 年 4 月 15 日沉没,导致 1517 名乘客和船员死亡(只有 706 人幸存)。大多数人也都知道泰坦尼克号沉没是因为它撞上了漂浮的冰山,以致这艘 269 米长的游轮之右舷部分裂开 91 米宽,以致冰冻的海水(大约4-7摄氏)渐渐的进入船舱,经过2小时40分钟的“吸入”海水,这艘所谓不会沉的船,最后与它一切了不起和奢华的故事一同沉没了。
但是,很少人晓得这个20 世纪最大的灾难是可以避免的,如果——再次的,只是如果——25 岁的高级无线操作员,杰克菲利普斯,愿意积极的响应并听从警告。简单的说:由于很多有钱乘客托他寄出的私人电报,对电报器忙得不可开交的菲利普斯于22:55(当时还是1912年4月14日),突然收到一条冰警报的讯息,就是关于在纽芬兰水域周围漂浮着冰丘的危险。警报是由 Cyril Evans 发送的,他是SS Californian 的无线电操作员(另一艘从离该区不远的36公里处驶过的船),他报告说这艘加利福尼亚船不得不停下来,因为它被许多冰山包围了1。
可惜,因为觉得被警告干扰了第二次(早些时候,在 21:30 他收到了来自 Mesaba 轮船的第一次警告),杰克菲利普斯甚至向加利福尼亚船的操作员 2喊了两次:“闭嘴!”重点是,他不理睬这个警告讯号,且根本没有向正在休息的上级,爱德华•史密斯船长汇报。因此,45分钟后就发生事故:泰坦尼克号——在北大西洋的黑夜中以每小时 37 公里的行驶速度——于23:40 撞上冰山。再次的,这场巨大的灾难是可以避免的,如果也只是如果,他愿意听取所谓的警告,因为在那里的科技术标准(摩尔斯电码)已经发出警告,但应该跟进的人却忽略了它。很讽刺,不是吗?
公元前 520 年 8 月,上帝也藉着哈该先知向祂的子民发出警告,祂两次如此说:“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1:5,7)。这责备的话是对那些从巴比伦被掳之地返回耶路撒冷应许之地的犹太人说的。(70年前,即公元前586年,耶路撒冷被尼布甲尼撒摧毁,所罗门建造的圣殿,就是他们引以为豪的敬拜场所被拆毁)。公元前 538 年,他们从巴比伦返回耶路撒冷后,其实藉着还存有的圣殿地基结构(公元前537- 536,以斯拉记5:16)他们还能够重建圣殿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工作逐渐的完全停止。
到底发生什么?很可能是发生了外在和内在的组合因素。外在的因素是来自外界的反对阻碍,他们不满于圣殿的建造(参以斯拉记4:1-5,23-24),以致这项工程便真的停止了。在心理上,可以说从那以后,犹大人开始感到失望,并觉得上帝没有保守看顾他们甚至抛弃他们3。内在的因素是子民本身处境的因素,他们仿佛在这不确定的情况下感到无力、沮丧和疲乏,以致过了几年后,他们开始忘记在圣殿中敬拜的重要性,以及忽视了圣殿的建造工程。
因此,哈该书更突出内在的方面,就是犹大的社区生活状况发生变化,当社会经济轮的形势向上时,就是有了民房的建造,贸易轮的转动,田地和农业的发展,以及生活回到舒适安全的氛围时,上帝的子民反而“享受”这样的情况,并认为是理所当然的。意思是,他们习惯了在没有敬拜场所的情况中生活。
我很担心,我们过去两年习惯了呆在家里,通过一些设备在线上敬拜的情况,使相当多的会众开始改变在圣殿现场敬拜的重要性,就是在教堂里敬拜的观念。我感到非常惊讶,当不久前一位资深的教会执委这样说:“我觉得在家参加线上崇拜更舒服、更方便,我不必洗澡,妻子也不必忙着打扮,又省时间,不必每个星期乘车到教会”。从一方面,他所说的也对和节省(省时间、省打扮或洗澡、省汽油,对不起,也可能省了奉献),然而,持续在线上崇拜对灵性是否“健康”?
这个现实表明,在新冠病毒肆虐期间,足够多的人“享受”从义务的敬拜中放假或缺席,或只是肉体上在教堂参加崇拜4,即使他们以数字方式敬拜,在实践中,一些会众更经常的“游览” 参观一个又一个的教会(包括无意中参加异端教派或极端团体的网络研讨会)。主要是,直播的崇拜会被认为更舒服,也不受规则或时间的约束。那么,上帝的子民对上帝的家或教堂的存在应该抱着怎样的态度?我们的教会是否在这个疫情时代已经成为“浪子”,或者实际上,作为教会的我们已经化身成为当今时代的“浪子”?
在上帝的殿中敬拜应该是首要和主要的
我认为我们应该回到上帝话语中所教导的原则,特别是哈该书,因为过了16年之后(主前536-520),当时子民对于建造神的殿和在殿中敬拜的渴望或热情,可以说已经降到最低点,那个时候他们已习惯不在圣殿中敬拜。因此,哈该先知带着含有斥责的警告:“万军之耶和华如此说:这百姓说建造耶和华殿的时候尚未来到。这殿仍然荒凉,你们自己还住天花板的房屋吗?”(1:2, 4)
在这般背景中,哈该斥责的不只是首领或官长,也包括所有犹太人,因他们不情愿、冷淡、漠不关心、自私,并不再关心神家的存在。当注意:重建圣殿的主动力来自上帝,祂感动了波斯王,以致他支持这个计划(以斯拉书1:1-4),也感动了祂的选民传达先知的话(哈该书1:1)。这般的主动力或行为在犹太人中是完全看不见的,奇怪的是,在当时的两位高官身上也看不见:就是犹大省长所罗巴伯和大祭司约书亚。如果连他们都没有行动或动力,为什么上帝要费心的主动去感动那些没劲的人民,和对重建神家毫无兴趣的人?
为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应该再仔细审查开头的部分:犹太人抱着漠不关心的态度,因为他们面对外在(来自外人的反对和阻碍)和内在(子民更关心自身的福利)混合的情形。那么,内在的人所关心的是什么?根据Elie Assis,在困扰他们生活的所有问题中,“人们只顾自己的生计和个人的生存,而忽视了建殿的公共业务。”5
意思是,如同多人的直觉一样,上帝子民更聚精会神于各自的生活、安全和舒适中,完全不关心更主要的利益:圣殿的建造。这就是为什么哈该带着嘲弄和讽刺的语气提醒说,他们只在意装饰自己的家的态度,却忽视建造神的殿的态度是不对的。
哈该仿佛就像一个工程的负责人或建筑的主管,他一针见血地说,因为犹太人将优先的事放错地方,他们注重的不是优先的事,特别是经济和生活的问题。Elie Assis看见他们有这方面的倾向,因为“他们首先渴望的是个人经济的巩固,因为他们对困难的经济形势有误解。”6因此,先知责备他们,要他们改变方向,希望他们搁置个人经济利益的优先,并重新集中精力和努力的完成圣殿的建造。
因此,犹太人当时的问题,其实也是当今许多上帝教会的问题,更何况是在现今的疫情期间,他们在理论上基于内心对信仰和意念宣告说,要将上帝放在首位(所有基督徒将会说:“敬拜的问题和上帝的问题应该是首要的”)。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真实的生活中,每个人的优先——快或慢——都经历变动。例如,在敬拜上,有些人的志向是敬拜上帝必须永远是第一要紧的,然而,经过一段时间后,志向就归于志向,而现实变成了完全不同的形式。若要坦白的话,相当多的会众或上帝的仆人在实践中将上帝和敬拜视为次要。意思是,志向是要以敬拜为首要的,而在贯彻教会的利益时,更时常是“行动与目标的不符。”
比如说——如果疫情还是持续下去,一切都必须通过数字媒体来完成——我们仍然承诺要有规律的敬拜和线上敬拜,然而问题是:是否在实践中,敬拜上帝是第一要紧的,或者敬拜已经变成“附加的信息”却是“很差的关系”?然后,我们越来越不能“体验上帝的同在”,并且我们的属灵生活越来越枯燥无味。
另一个例子,尤其是在疫情的初期(从2020年3月),我们看见相当多的会众很在乎并且时常祷告,希望疫情尽快的结束,以便能够重新回到教会敬拜。渴望和思念在上帝的家中实体敬拜是一种良好的魄力。现如今的渴望和思念又如何呢?搞不好我们已经习惯于现在的舒服情况——甚至“扎根”或“陶醉”在各自的家中或忙碌中——我们反而已经为所有的仪器和科技设备“洗礼”,将它们当作“好朋友“或更糟的,当作我们的“救主”一样,无法离开我们的日常生活。
因此,问题是:“在上帝的殿中敬拜上帝”的渴望和热忱到底遗失在哪里?我担心的是,当渴望和热忱已经蒸发时,制造网上敬拜的只是自我崇拜,实际上只是每个人根据个人信仰的虚拟崇拜,以致教会的概念(作为历世历代信徒聚集和团契之所)也随之消散了。倘若真是如此,哈该的斥责——“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是我们应当好好仔细审查的,特别是如果我们当中已经有人走迷了路,且对每个主日的崇拜都抱着“冷淡”的态度!
忽视敬拜场所的子民必将失去福分
哈该接着以上的斥责,他将关于他们若忽视上帝的殿的后果联系起来:“你们撒的种多,收的却少;你们吃,却不得饱;喝,却不得足;穿衣服,却不得暖;得工钱的,将工钱装在破漏的囊中!”(1:6)
然后他接着说:“你们盼望多得,所得的却少,你们收到家中,我就吹去,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的殿荒凉,你们个人却顾自己的房屋,这是万军之耶和华说的。所以为你们的缘故,天就不降甘露,地也不出土产。我命干旱临到地上,山冈,五谷,新酒,和油,并地上的出产,人民,牲畜以及人手一切劳碌得来的。”(1:9-11)
主要是,忽视敬拜和圣殿或上帝的殿的结果(“我的殿”),犹太人在经济-贸易-农业领域的所有劳苦(“个人却顾自己的房屋”)不单不蒙福,而且也没有效果、没有生产力(“所得的却少”)。这一点和上帝在申命记28:1-46通过摩西所传达的蒙福的应许和诅咒相似。例如,哈该1:6,9和申命记28:38-40的内容非常相似(同样的,哈该2:17和申命记28:22相似)。
因此,“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这句话可以译为先知试图将人的注意力引向他们目前的现实生活,这句话也可译为:“你现在要密切的关注你目前所经历的事情。” 原来他们经历的不仅仅是生活的失败,只得了微薄的利润,而更糟的是,他们无法供应家庭的基本需要,即使他们已经劳碌的工作,地也不出土产(小麦、酒、油、牲畜、田产)。
这一切的发生是因为他们个人只顾自己家庭的利益和需要——这原本是次要的,结果他们却抛开首要、更大和更主要的事:上帝的殿的重要。这就是为什么从一开始,犹太人齐声说“建造耶和华殿的时候尚未来到!”(1:2)
Hinckey G. Mitchell, et al. 这样的评论:“乍看一下,这个反对(建造耶和华殿的时候尚未来到)似乎意味着那些提出反对的人正在等待耶利米预言的七十年的结束……这个答案表明是自私的决定,也表现在相对琐碎的个人事务上,他们忽略了对所有社区成员有益的更大的事。”7意思是,忽视神殿的重要的主要原因,实际上是“自私”,犹大人自私地将个人事务置于首位,而忽视了更重要的事:敬拜。
因此,他们千辛万苦的只为优先稳固自己的家,而任由上帝的殿荒废,结果却不如他们所愿,不是祝福临到他们的家庭生活,而是一而再的咒诅临到他们的社会和经济中(收成下降,水井干涸,田地无产,利润下降)。简单的说,子民对敬拜和上帝殿的不忠必将他们引向咒诅,相反的,忠于上帝和祂的命令的将带来祝福。
我们从这件事学到什么功课呢?哈该书仿佛强调上帝确定的应许:凡顺从上帝命令的人,上帝的祝福和喜悦将与他同在从现今(现在式)和将来(未来式;参哈该书1:13;2:20)。同样的,当今忠心在上帝的殿敬拜的人必体验上帝的同在,并在末世时期必满有上帝的荣耀(哈该书2:7-10,21-23)。就在那个时候,上帝的子民在末世所经历神殿的荣光“将超越”在地上神殿的荣光(2:10)。倘若上帝已经给予这样的保障,难道我们不信吗?
这一点也意味着,那些优先注重在上帝的家中敬拜的重要性,即使在当今世界的危机和困难中,也必看见上帝在未来日子的同在、荣耀和平安。问题是:你和我在当今的困难时期,是否还注重敬拜,亦或相反的,更注重自己和经济上的那些物质和暂时的事?我们是否仍然对敬拜有坚固的委身,特别是在当疫情开始减低以及当开始实体的敬拜时,要回到上帝的殿中或教会敬拜?
我再次感到不安,当我听到有一位教会的领导人抱怨说,他的教会里有会众经常缺席现场敬拜,而实际上那有关的人能够去办公室或工厂,能够到购物中心逛逛,到旅游景点或去外埠,也能到处去尝美食。很讽刺,不是吗?倘若只有两年的疫情就成功的“熄灭”我们对上帝的家的热爱,那么犹太人在巴比伦被掳之地,没有上帝的殿70年的经历又如何呢?
但实际上我们学到了一件积极的事,或可说是从大约5万个犹太人的一个美好见证(就是残余的从被掳之地归回的人):领袖和全体人民都听见哈该先知的警告(哈该书1:12-14),这表示所有的会众都在悔改,他们真诚地服从上帝在之前所说的话(1:8“你们要上山取木料,建造这殿,我就因此喜乐,且得荣耀,这是耶和华说的。”)从那时之后,他们继续圣殿的建造,直到5年后于主前515完工(哈该书1:14)
因此,让我们以他们为榜样:我们要听取上帝话语的警告,同时诚心的悔改,尤其在这场持续两年的疫情中,我们确实忽略了敬拜,甚至对教会的一切事物或对神家的利益漠不关心。倘若我们真的做好这点,从上帝而来的祝福必涌流在我们的家庭、工作和服事生活中!
结束的应用
一位名叫Laura Spinney的记者写了一本书,名为Pale Rider:1918 年的西班牙流感及其如何改变世界。当他描述 1918 年 3 月至 1919 年 8 月期间因西班牙流感的爆发,夺去了大约5000-8000 万人的生命,而影响世界和社会的情形时,Spinney在第 10 章的开头写下了这个简短的句子:“你最好的生存机会就是要完全的自私”8。也就是说,人在这期间要维持不受感染的生活方式就是自我隔离,也就是极端的呆在家里,不接见或接待客人,自私的只为自己囤积食物和水,并忽略与任何人的社交形式,包括不在乎任何人、任何形式的求助或协助请求。
一方面,这样的自我隔离的目的,是为要提高一个人的生存率,这是一个很好的自我保护的想法,然而在另一方面,间接性或久而久之在无意识中,社会——包括极端实践的基督徒——对别人的需要将抱着这种习惯于自私或漠不关心的生活方式,包括在教会、服事、宣教范围内的需要。
尝试自我省察:在这段疫情期间,我们近来是否越发的关心,或相反的越发的自私?对于在上帝的殿的敬拜或重要性,我们是否越发的关心,或一般一般,或完全不关心?记住这一点:在生命中所面临的每一次危机,都会暴露一个人的真实性格或性情,包括基督徒。倘若在这个困难时期,我们的爱心和关怀越发的增长,你就是有福的人。相反的,倘若我们的爱心越发的冷淡,我们关心的范围越来越小(而实际上信徒应该成为世界的盐和光),若是这样,教会和世界大多数的社区有什么分别呢,他们已经习惯于自私和对人冷漠的态度?
除此以外,我们大家都应该回答的问题是:我们现在更渴慕虚拟的崇拜会,或是在各自教会的实体崇拜会?很奇怪,只是过了两年,相当多方的人渐渐的适应虚拟视频的敬拜,而不是在教会的实体敬拜。我们应该开始意识到我们主日早上的“参观”或“属灵美食”(和其他日子的祷告组),有时只是从一个教会看了一会儿就转到另一个教会,然后就转到其他的频道(目的是:找寻喜欢的讲员),这其实并不是真正的敬拜和团契。
我的意思是,通过 Youtube 或Instagram从一个教会转到另一个教会的敬拜,可能增加了我们对越来越多、实心和争议性的主题或话题的知识库,然而这只是一种“逃避”真实的团契(圣徒),走向纯粹理性的知识领域。在网络崇拜观看,人是否真正的需要和敬拜上帝?而且,线上的“属灵野餐”是否在灵命上越发的坚固我们的团契,或相反的,越来越多的人陷入孤立甚至孤独中。
每个人都应该意识到在线上或录制的崇拜不论有多好,事实上还是会感到“有所遗失”,因为缺乏物理方面的真实和直接的接触,特别是唱诗、听道的时候,更何况是有洗礼或圣餐的时候(例如在实体和虚拟的敬拜中)。倘若出现在屏幕上的只是虚幻的讲员,从声量或视频的形式,久而久之会感到平淡无味,枯燥,到最后形成一种表面上的肤浅社区,并与主内弟兄的团契分离。彼此的不连接倘若形成太长的时间,将会导致疏远,疏离,一部分的人也会发展成越来越不关心他人,或不在乎他人的情况和需要。
那么,如果疫情持续下去,教会不论愿不愿意都要像现在一样的在线上或虚拟敬拜时,教会应该怎么做?根据我的看法——虽然还必须线上或实体和虚拟敬拜——教会在集体上仍然要奋斗、祷告,同时希望能重新恢复实体敬拜,就是教会或信徒得以回到彼此当面的具体崇拜或服事中,正如初期教会一样的注重实体的团契(参约翰二书12:盼望到你们那里,与你们当面谈论,使你们的喜乐满足。)
倘若教会和信徒的团契在上帝的殿中经常象征为船或方舟,我觉得说教会是“方舟”的同时也要注意神话语的警告是一点也不为过。我们已经知道在起笔的时候和已经在历史中的记载,泰坦尼克号上的高级无线操作员,杰克菲利普斯,他忽略了并且不听取传达给他的警告,其结果和其可怕,这艘巨艇沉没,连同1517人丧失性命。实在太昂贵也确实不忍心,倘若我们在教会的“方舟”中忽略了上帝话语的警告,并且任由“方舟”在当今的困难时代沉没。
在持久和全球性破坏力巨大的疫情期间,正在“航行”的所有教会和教会领导人或成员,正在测试他的“方舟”的存在力量,因为我们正处在非常困难的情况中,全球的教会都在经历非常沉重的考验中。再次的,哈该的斥责——“你们要省察自己的行为”——是我们实实在在要认真注意的,特别是在我们当中,有些人可能已经习以为常的忽视上帝话语的警告,并且对上帝的殿或主日崇拜会漠不关心的态度。千万别让你的教会(或我们这些会员),有一天会惊天动地,被称为是“泰坦尼克号第二卷”。但愿上帝赐怜悯,防止这样的事发生在你我身上!
[1]Lih. Anton Gill, Titanic: Building the World’s Most Famous Ship (Guilford: Lyons, 2011) 162-163.
2https://www.nbcnews.com/id/wbna47018360.
3Menurut Elie Assis: “The feeling of abandonment by God would seem to be a continuation of the popular and prevalent exilic and post-exilic view that God had abandoned and rejected His people; that they were no longer His chosen people. These feelings led to great despair, which had to be countered by prophets and poets” (“To Build or Not to Build: A Dispute between Haggai and His People (Hag 1),” Zeitschrift für die alttestamentliche Wissenschaft 119/4 [2007] 518).
4Saya belum menemukan hasil survei mengenai hal ini di Indonesia, namun hasil jajak pendapat yang dilakukan Pew Research Center di Amerika Serikat justru menemukan fakta yang miris, yaitu 9 dari 10 orang Kristen di sana yang telah rutin “menonton” kebaktian secara daring mengatakan mereka sangat puas (54 persen), cukup puas (37 persen), dan hanya 8 persen dari para responden yang bilang tidak puas (https://www.pewforum.org/2020/08/07/americans-oppose-religious-exemptions-from-coronavirus-related-restrictions/). Hal ini menandakan kebanyakan orang Kristen di sana lebih “menikmati” suasana ibadah di rumah ketimbang balik lagi ke gereja asalnya.
5“To Build or Not to Build” 515-516.
6“To Build or Not to Build” 516.
7A Critical and Exegetical Commentary on Haggai, Zechariah, Malachi and Jonah (ICC; New York: Scribner, 1912) 45.
8Laura Spinney, Pale Rider: The Spanish Flu of 1918 and How It Changed the World (London: Jonathan Cape, 2017).